老一代革命家的外语学习背景
时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人发文评论老一代革命家的外语水平,说得最多的是周恩来总理精通英、法、德、俄、日五种语言。通过查阅资料发现,这些评论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。人们对周总理的崇敬可以理解,但对其外语程度还应客观评估。

第一批旅欧同学会
留苏与旅法学生的语言差异
上世纪20年代,老一代革命家大多有留苏或旅法经历。留苏学生如瞿秋白、任弼时等,短时间内将俄语学到接近母语程度;而旅法学生因勤工俭学,法语水平参差不齐。

毛主席会见外宾
毛主席的英语趣事
毛主席虽未系统学习外语,但创造性地使用英语。他创造的”paper tiger”一词广为人知。建国后曾学习英语,但因文革中断。“记了很多单词,但英文的语法没有系统掌握”是他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。

抗战期间周恩来和美国记者斯诺在重庆
周恩来总理的真实外语水平
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学过英文,在日本生活一年半后日语达到日常交流水平,在法国三年半使法语比英语更好。美国作家斯诺回忆:“周恩来讲英语速度较迟缓,但发音非常精准”。1942年会见欧文·拉铁摩尔时,周总理坦言英文有限、法文忘光。

周恩来日理万机
其他领导人的外语能力
朱德在德国学习四年,德语水平超过美国记者史沫特莱。邓小平在法国六年,法语达到一定水平,1974年访法时还能用法语高呼”中法友谊万岁”。

邓小平出访法国
外语学习的启示
“外语非速成不能学”,学了还需经常使用。研究表明,掌握一门语言需要约3000小时的学习时间。留苏学生能快速掌握俄语,正是因为集中精力突破语言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