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听结合,解锁文学阅读新路径
在地铁通勤、公园休憩或工作间隙的碎片时间里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观看读书博主的视频来了解一部作品。视频化阅读正悄然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。
“以前一直看不进去《红楼梦》,偶然看到这个视频解读,才发现名著魅力所在。”北京市民张女士分享道。记者在多个视频平台搜索发现,许多博主以不同风格解读文学作品,吸引了众多用户观看收藏。
读书博主”一只萧包子”耗时5个月制作的《白鹿原》深度解读视频,通过人物特效、配音演绎等现代方式,让观众更容易走进名著世界。“我想让大家更容易走进这个故事,去推开那片黄土高坡上白鹿原的大门。”他这样说道。
视频阅读不能代替传统文字阅读
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徐升国主任表示:“尽管观看图书解读类视频并非传统的’读字’,但它本质上依然是知识的获取。”上海理工大学施勇勤教授指出,视频化阅读虽然有趣、门槛低,但图书讲解更多是引导阅读的作用。
“视频是博主自己的思想输出,不能代替读者自己阅读理解。”“一只萧包子”强调,只有自己阅读,才能形成独立思考。
借视频化阅读优势助推全民阅读
专家建议发挥视频化阅读的优势推进全民阅读。徐升国提出:“引导培育优秀的’阅读摆渡人’,加强经典名著的解读,逐渐引导观众从视频阅读转向原著阅读。”
施勇勤教授建议视频平台加强对优质阅读内容的推荐,同时专家还提出通过系列专题的图书分享,让读者在碎片化中获取系统化知识。
天津实体书店负责人刘毅建议:“读者可以把视频化阅读作为深度阅读的补充。”